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院务动态 > 全文

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新能源汽车安全和智能网联系统)

编辑:网站编辑 | 发布时间:2025-09-25
为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加强全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宣传工作成效,安徽省科技厅公众号上线“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巡礼”专栏,向社会公众充分展示我省服务能力强、示范性好的中试基地,努力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加速熟化、工程化。合肥创新院中试基地(新能源汽车安全和智能网联系统)作为该专栏首期内容推出。

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新能源汽车安全和智能网联系统)

 依托单位:中科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

一、依托单位基本情况
中科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以下简称“合肥创新院”)是全省首批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新能源汽车安全和智能网联系统)。合肥创新院作为合肥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孵化、企业孵化”两个关键环节,专注数字经济、生命健康两大未来产业,打造科技成果汇聚、技术孵化、企业孵化的平台,建立起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本链、服务链五大要素紧密融合的“科创+产业”生态体系。

二、中试基地基本情况
中试基地位于合肥创新院园区,园区规模15万平方米,建设有近1000平方米的新能源汽车高压零部件安全测试实验室、废旧锂电池回收综合利用实验室、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研发中心等,拥有一批EMC检测设备、EMI检测设备、动力锂离子电池检验设备、电控部件关键检验设备、制造测试关键设备等。同时,基地还拥有30余人的管理和技术团队,硕士及以上学历达100%。依托检验检测实验室及技术研发中心,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服务能力,覆盖数据智能产业互联、智能驾驶、车规级芯片、新型材料、高压零部件检验检测等领域。

三、中试服务能力

1.科技成果中试熟化服务,为科研团队或企业的科技成果,提供实验室检测、研发基金等资源支持。

2.科技成果二次开发服务,对产业企业技术攻关瓶颈进行科技成果二次开发,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技术成熟度。

3.科技成果工程化服务,相关科技成果具备产业化条件后,可以在中试基地进行工程化试产,小规模产业化验证市场及技术。

 

4.科技成果工艺化服务,面向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企业和科研团队,提供场地、设施等进行科技成果生产工艺中试。

四、典型案例

1.基于智能网联车辆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开发
2024年,某公司委托合肥创新院开发“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要求能够适配在智能车辆、路侧系统及后台系统上,实现车路云一体化管控与应用。开发系统要求进行整体验证系统测试,完成车载端、路侧端、云端等三端技术参数验证测试,并最终完成设计开发和样车调试。 

2.高比能半固态电池电解质研究
2024年5月,某公司委托合肥创新院开展新能源电池材料中试开发研究,要求聚焦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提升,开发高性能半固态电解液并构筑无/低粘结剂、无溶剂半固态电池。筛选成膜阻抗更小、电化学性能更稳定的锂盐及添加剂种类;考察不同种类溶剂、锂盐及添加剂对粉体材料的浸润行为、浆料分散、浆料粘度及流变行为等。

3.无人驾驶AVG物流车成果中试开发项目
某公司委托合肥创新院开展无人驾驶AVG物流车关键技术二次开发和测试验证等服务。首次中试,开发自主泊车系统关键技术,并进行工艺验证;二次中试,完成无人驾驶车辆感知、决策模块独立测试;三次中试,开发无人驾驶车辆控制系统,并完成对车辆线控系统测试;四次中试,完成无人驾驶车辆行驶测试,生产无人驾驶AVG物流车样车,小规模特定场景应用,小规模放大生产。


五、中试服务需求及发展方向
合肥创新院将围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持续完善“中试+”生态体系建设,打造“技术研发+中试平台+专业孵化+种子基金+应用场景”生态体系,热忱欢迎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领域的科研团队和产业企业,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发、成果中试及成果转化工作。

六、联系方式

电话:李中原15155115847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习友路2666号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习友路2666号 邮编:230088 电话:0551-65695317
Copyright © 2014-2024 合肥创新院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编号:皖ICP备18008296号-1